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2 .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此后,晋国、楚国都组织过类似的会盟。这说明(     
A.宗法制完全崩溃B.会盟能消除战争
C.周王依附齐桓公D.分封制逐渐瓦解
3 . 《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皇帝制度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识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概括为两项,言简意赅:“秦灭六国为吾国政治史上空前之巨变。政制则由分割之封建而归于统一之郡县,政体则由贵族之分权而改为君主之专制。”第二项之中,实还包含有另一要项,即赵翼在《廿二史记》借“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所申述的由“世侯世卿”,改为中央政府任免的“流官制”。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材料二   在西周的存续期间,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采取了有效的统治政策。如对西部管理贯穿西周统治始终,早在周文王的时候,通过“伐犬戎”“克密”“伐崇”基本扫除了西部的不稳定因素,并通过分封将这些地区纳入西周的统一之下。汉初在政治体制上部分地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但面对当时形势,又不得不重拾分封制。回顾汉初半个世纪的历史,即从公元前202年汉朝初立到公元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汉王朝一直为分封制所困扰,正如当代文学家吕思勉说:“封建者,过时之制也。汉初用之,虽一收夹辅之效,然其势终不可以复行。”

——摘编自尚绪芝《西周、汉初分封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重要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相同。
5 . 如图是西周早期青铜斧,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上铸铭文“康侯”(周武王同母弟姬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西周分封的对象B.青铜斧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6 .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A.优先考虑血缘宗亲关系B.褒奖创建西周的功臣
C.尊崇远古文明的开拓者D.安抚夏商王室的后裔
7 . 北京见证了我国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发展,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历史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位。下列关于北京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西周时周公长子受封于燕,深入东北最远
B.颐和园中的仁寿殿原称勤政殿,坐北朝南
C.北京故宫中的保和殿在三大殿中规模最小
D.位于北京的天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2022-05-2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礼记·王制》说:“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
A.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2022-05-21更新 | 8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占圣王尧、舜、再、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
A.是古人所处客观形势发展使然B.根本取决于圣人的个人意志
C.是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的关键D.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10 . 《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
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
2022-04-27更新 | 1580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