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2 . 从下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
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所包围
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
2020-08-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素质展示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加强对异姓贵族的控制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4 . 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据此可知,周初
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
C.采用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D.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
5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地,称邶国。史书记载“殷民大悦”。后武庚叛乱被杀,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封给未参加叛乱的纣王之兄微子启,国号宋(见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强化血缘认同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贵族平等D.加强直接管理
2020-06-08更新 | 684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B.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7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020-05-17更新 | 16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届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周桓王在位时(前720年—前697年),将王朝大权交给歌公,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随即派人将王室的庄稼割走,后来也不再朝见天子。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度开始瓦解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崩溃D.等级制度基本消失
9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
2020-05-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周朝的东都洛邑(成周)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民”于此;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西周的这些举措
A.扩大西周统治的社会基础B.密切了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
C.意在加强控制殷商旧势力D.消除了商朝后代的反抗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