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长期争霸。两国皆筋疲力尽,诸侯间也实在受不了“牺牲玉帛,待于二境”(《左传·襄公八年》)的苦痛,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弭兵运动。会上约定晋、楚共为盟主,中小诸侯国对晋、楚同时朝贡。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的瓦解
B.中央集权的发展
C.分封制的动摇
D.周王的地位下降
2 . 《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国力强大
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2019-01-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周代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对此有人指出“让天子与诸侯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一样,都有相应的爵位,因此天子并非‘绝世之贵’,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这表明该制度
A.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
B.限制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C.造成周王室势力的没落
D.为分封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2018-1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
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
C.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
D.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
8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与“商”姓来源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9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各省中,其简称都不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西、陕西
B.河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山东
10 . 下列中国古代某时期政治形势图所反映的时代征是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B.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C.七国争雄,变法图强
D.秦国崛起,完成统一
2018-01-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