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2 . 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周公吊(痛惜)二叔之不咸(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周文王)之昭也。邗、晋、应、韩,武(周武王)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注:昭、穆、胤指宗庙次序),据此说明西周
A.以同姓宗族为主层层分封B.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
C.在原有邦国内建立诸侯国D.以土地为基础实行分封
3 . 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仔细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所灭六国中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的是
A.②B.④C.⑤D.⑥
2020-03-11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4 .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从材料中可知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对象是
①王室   ②功臣   ③先代的贵族   ④匈奴后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3-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西周初年,分封的大国多在边远地区,如晋、齐、燕等国,远离周王室统治的中心地带。这一布局旨在
A.加强对外开疆拓土B.促进边远地区开发
C.构筑边疆安全屏障D.防范异姓诸侯叛乱
6 . 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
A.推行仁德的旨趣B.防御狄人的思量
C.拓展疆域的需要D.羁縻笼络的考虑
7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较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8 .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子武庚于殷,修葺被纣杀害的比干之墓,打开监牢释放被囚的百姓,并散发府库中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这些举措说明
A.商朝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推行分封制势在必行
C.以殷治殷方略成效显著D.周武王具有仁德之心
9 .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分散的自然经济B.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
2020-01-01更新 | 272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历史卷
10 .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019-12-11更新 | 790次组卷 | 126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