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
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
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
少昊后赢娃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
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藤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用武王封弟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

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2019-04-25更新 | 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促成秦朝统一
C.强化宗法体制
D.导致诸侯割据
2019-03-27更新 | 172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78次组卷 | 18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2019-01-30更新 | 5856次组卷 | 9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
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
C.导致了西周的分裂
D.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
2019-01-13更新 | 3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①等级森严
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中央高度集权
④王位世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18-08-23更新 | 466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桦甸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左传》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墨子》亦载:“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下列选项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问鼎中原
B.春秋鼎盛
C.钟鸣鼎食
D.一言九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