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2 . 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3 . 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周代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2016-11-27更新 | 524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日本学者伊藤道治的研究,西周封建的诸国,主要分布于七个地区。其一为王朝首都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地区,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豫、皖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至浙江。其中,姬姓诸国沿着殷周交通线分布,大体与黄河流域主要生产区相吻合。这反映出西周向东分封的主要目标是(     
A.分邦建国,以藩屏周
B.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C.控制农业生产区,加强统治
D.严控异姓诸侯,防止反叛
7 .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2016-11-21更新 | 1124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吉林省磐石市第二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10 . 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016-08-16更新 | 32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毓文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