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权国原是楚南面的一个小国,其故地在今湖北荆门附近。据记载,楚武王灭掉权国后,不再将权国故地作为食邑,分封给公子王孙,而是改设为权县,作为楚王和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由楚王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公),负责权县的一切行政事务,并向楚王和中央政府直接负责,不世袭,由楚王和中央政府根据需要随时任命。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官僚制度已经建立
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
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黄河沿线筑堤,恶意将灾害加诸邻国,彼此妨碍对方的安全。孟子为此感叹道:“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为邻国之壑。”这说明
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
D.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
3 . 江苏丹徒出土的青铜器内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由此可知,该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的文字
D.说明周王对功臣的重视
5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7-11-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表明(  )
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
C.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7 . 西周时,在都城建制上规定: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七里,高七仞;侯伯方五里,高五仞;子男方三里,高三仞。可见,都城建制体现了西周
A.严密的地方管理体制
B.森严的政治等级体制
C.完善的血缘宗法制度
D.各国经济实力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2017-10-17更新 | 147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