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
B.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
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
D.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3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95次组卷 | 18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2019-01-30更新 | 206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019-01-30更新 | 2361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蕲春县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实现了家国一体
D.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9-01-24更新 | 516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天下一家”的观念已经出现。周朝统治者将各地区、各部族的人们广泛地联络起来,使人们有了统一的“网络系统”进行交流。这个“网络系统”包括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 . 商代“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才承认商王的统治地位,而西周的诸侯则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这表明西周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国家实现真正统一
C.分封对象只限亲族
D.政治制度逐步完善
9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A.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2018-12-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今天称山东为齐鲁,湖北为荆楚,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8-11-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