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1、图2即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

战国燕“平阴都司徒”印          战国齐“东武城攻师鈢”鉨
A.官印最早产生于燕齐两国
B.战国官印具有统一的风格
C.战国时期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D.玺印制度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2019-05-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封到鲁地,三年之后到周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以如此之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所以晚”。这表明分封制
A.扩大了周政权的统治区域
B.推动了周文化的族群认同
C.导致了诸侯国的地方割据
D.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之主
3 . 《孟子˙告子下》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记载反映了
A.夏商时期王位世袭的情形
B.西周初期分封制度的特点
C.西周末期王室衰微的现状
D.战国时期争霸兼并的后果
2019-04-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左传》记载,晋国与郑国交战前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郡国并行体制形成
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5 . 《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材料反映出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
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
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
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7 .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B.诸侯争霸局面开始出现
C.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D.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融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卿大夫、王之近臣在前王死后,由新王重新任命其继续担任旧职的记载,如《师虎簋》铭文说“命汝更(续)乃祖考”,《善鼎》说“今余惟肇申先王命”等等。这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有利于王权的稳定性
B.奴隶主贵族的官爵世代相传
C.世袭制与分封制有一定矛盾
D.权位继承主要遵从先王祖训
9 .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C.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
10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   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专制王权B.强化了等级秩序
C.有利于民族交融D.巩固了宗法制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