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下列制度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科举制B.世袭制C.嫡长子继承制D.察举制
2020-11-2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2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2019-12-03更新 | 518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帝乙的长子启,因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妻,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B.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D.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4 . 《钱氏家训》中提到“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这种观念与下列我国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陈家应先生(1896—1956)是舒城东乡教育名人,2006年,陈公孙辈为表达对祖父无限敬仰和缅怀,以祖父名义在千人桥中学设立“陈家应奖学金”,11年中受助学生达1400余人,仁心大爱誉满桑梓。陈氏家族的慎终追远、重孝尚德家风体现了           的影响。
A.礼乐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集权制度
2018-02-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一历史试卷
6 .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西周时期“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一材料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明确而严格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
7 .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2016-11-27更新 | 277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