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上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等……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A.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B.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D.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023-03-11更新 | 1700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质量,他在中央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三公九卿B.确立军功爵制C.建立户籍制度D.推广郡县制度
2023-01-05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新学伪经考》


(1)材料一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2-10-19更新 | 513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     
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
C.国家版图基本确立D.理性化官僚体系
6 . 下列三张中央官制示意图,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皇权受到了制约B.有利于合理决策
C.缓解了皇权相权矛盾D.降低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一做法
A.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B.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
C.导致了秦朝统治二世而亡D.是对贵族政治传统的继承
9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45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封泥是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反映古代用印的遗迹。如图是1995年陕西西安出土的秦代封泥“右丞相印”文物。此文物可用于研究秦朝

①中枢机构的设置   ②文书管理机制   ③文字统一与使用   ④赋税徭役征发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5-13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