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
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
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2022-07-10更新 | 195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
2022-07-08更新 | 1246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高祖刘邦吸取历史教训,“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诸侯B.重农抑商C.设立中朝D.郡国并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地方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这样设置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发展民族关系D.建立军政合一国家
7 . 在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省,这样,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此法被广泛运用于元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其根本目的是
A.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相适应B.以犬牙之势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D.便于军事上控制川陕地区
8 . 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有两次大变局,其一是封建改而郡县,其二是专制改而共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代以降,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走出秦制的历史贡献,并从“民族国家”和“人民权利”两个层面归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百代皆行秦政事”谈谈你的认识。
9 . 西汉初期,在“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的社会舆论影响下,汉高祖刘邦推行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
2021-02-01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2-02更新 | 1283次组卷 | 6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