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戎,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笏”(手板)上,并反复背诵。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2021-06-05更新 | 1612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资治通鉴》记载:唐“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只掌管军务,另设掌钱粮的度支使、管屯田的营田使,防区内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这种变化
A.成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导致了地方权力过度膨胀D.说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
3 . 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出巡郡县,每次在外的时间可能会超过半年甚至更长。汉初的皇帝却似乎不那么乐意外出。汉初皇帝很少出巡反映了
A.东方基本由宗室统治B.社会经济长期残破
C.奉行清静无为的政策D.刺史制度已经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记载,唐天宝末年,“修文教,废武备,人至老不闻战声”。中央禁卫军士兵大多来自“市人白徒”,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角抵拔河、翘木扛铁”,整日打架斗殴,以致“有事乃股栗”,无力作战。据此可知,当时
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盛行B.中央集权存在着危机
C.市民阶层的社会影响扩大D.保甲法实施成效甚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润,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汉武帝统治时期将其东移。这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边患问题D.扩大统治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1274年,元世祖正式任命具有中书省宰执衔的官员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经元世祖批准,把宣慰司和元帅府归于行省统属之下,改万户、千户为令长,并改云南郡县,分设路、府、州、县等机构,革除了军管民政的弊端。赛典赤在地方上还任命流官,与世袭土官的统治区域犬牙交错。这说明
A.元朝中书省直接管理云南B.元朝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C.行省长官的权力集中专断D.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的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用来运输官府物资;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朝廷的这种做法
A.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B.有利于军政大权的集中
C.显示了元帝国的强盛D.加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
9 . “节”从秦发展而来,持节,手持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临时授予特权的标志物,持节吏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大权。下图为出土的汉代持节吏的画像砖。由此可推断当时
A.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变B.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地方的行政权力扩大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