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萧启庆先生认为“就整个的中国历史而论,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帝国,是一个情形较为特殊的时代。……它打破了过去边疆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必须与中国官僚政治以及儒生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密切结合的惯例”。这主要表现为
A.设中央外派机构压制江南各地反抗
B.朝廷掌握了地方官员的任用及考核
C.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并不再重视儒学
D.行省重要官职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
2021-11-19更新 | 31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唐初十道划分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道的划分
A.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B.遵循了山川形便的原则
C.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反映了政治中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时期,吴地“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发达B.盐铁官营得到贯彻
C.地方割据隐患加剧D.自由迁徙受到推崇
4 .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

(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观察图片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
(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汉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于内,封建剥削阶级内部的矛盾凸显,天子的地位逐渐衰 落,礼制崩坏,诸侯开始互相竞争,到景帝时已出现吴、楚七国之乱;于外,少数民族 的力量不断壮大,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这表明
A.汉初治国思想遭遇瓶颈B.七国之乱呼唤推恩令出笼
C.罢黜百家思想受到抵制D.皇族血缘纽带的日益松弛
7 . 汉武帝时期,提拨一批中下层官员亲信大臣充任高级侍从,担任侍中い、给事中、尚书等官职,此为中朝官。汉武帝这一设置意在
A.加强地方监察B.限制诸侯王的势力
C.削弱丞相权力D.完善官吏选拔制度
8 . 汉初的政治统治呈现出“东西异制”的特点,西部为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东部为诸侯国,“从俗而治”。这一差异表明
A.汉代东西部的经济水平差异巨大B.汉初全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C.文化习俗差异是东西异制的根源D.战国时期西部改革更彻底
9 . 汉初裂土分封仍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不仅六国旧贵族、西汉元勋,就是一般的功臣也皆望封侯;而汉初的黄老思想是以“清静无为”为特征的,即承认既定事实而不加干预,与之相应的只能是郡国并行体制。这说明汉初
A.通过郡国并行制来笼络地方势力B.通过无为而治来维护政治稳定
C.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历史必然性D.极力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82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
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
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21-09-26更新 | 59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必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