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长沙人刘蜕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学子,镇守荆南的魏国公崔铉特地赠他70万“破天荒”钱,这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历。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地区
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B.学子被特准参加科举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得压制。而此前的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宗族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3 .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2021-08-06更新 | 584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657次组卷 | 12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6-08更新 | 613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永乐年间,在殿试之后增加从二、三甲进士中选拔庶吉士的考试,所选庶吉士来源于全国各省。此后又实行各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并对边远落后地区给予充分照顾。这些措施意在
A.扩大政府统治基础B.提高官员行政能力
C.兼顾各地经济差异D.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那时的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人才选拔。曹丕继任魏王后,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B.延续了自下而上选官方式
C.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D.有利于出身低微的人参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并成为定制
A.扩大了官吏来源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D.解决了考试弊端
2021-02-07更新 | 418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宋学者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宋代
A.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10 .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1-24更新 | 13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