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南宋理宗宝祜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科举制彻底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10-26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高202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即由30岁以上的全体公民抽签选出;由6000名陪审员组成的公众法庭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浅析》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议会各级议员的选举都实行直接选举。1937年第一次普选时选民参选率就达到了70%。

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党派统计

县别
党派
延川、安塞、清涧、吴堡、曲子、华池、新宁、新正、赤水、淳耀、同宜耀等11个县
共产党员2456占参议员总数的30.34%
国民党员、无党派人士等5640占参议员总数的69.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简要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介绍了清代江南举人的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这一状况反映的主要信息有(       

人数

直系三代出

高级科名或

相应官职

直系三代

仅出低级科名

直系三代

未出功名

但生活于城市

直系三代

未出功名

且生活于市镇

直系三代

未出功名

且生活于农村

来自城市/

市镇/农村

1433

9587%

24017%

534%

171%

3

城市1042746%

市镇290208%

农村6446%

37人不详)

资料来源:整理自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130-208、231-303册。


①城镇经济的繁荣          ②阶层流动的固化          ③笼络士人的需要          ④自然经济的崩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07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春节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存在了1300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唐代后期,长安、洛阳地区在入仕名额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仅在中央任职的士人就已达94%和85%,长安、洛阳分别有72%和82%的士人拥有强大的家族仕宦传统(三代或以上拥有官职)。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后期
A.科举制尚未完全成熟B.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C.选官标准发生重大转变D.南北取士差异大为改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学者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这反映出宋代
A.科举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大为增强
C.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
D.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重庆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据资料统计,宋代重庆进士分布如下:合州104人,昌州60人,恭州20人,南平军20人,涪州6人,黔州5人,夔州4人,梁山军4人,大宁县3人,忠州3人。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增加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C.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
69.6%6%15.7%8.7%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