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史籍对唐代官员的出身与科第(进士)结果做了详细统计,见下表(单位:人)。表中数据反映出唐代唐代士、庶登科对比表(部分)
科目出身
618
649

650
683

684
709

710
732

733
755

756
779

780
805

806
826

827
846

847
873

874
906
合计
进士士族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
庶族25211971115211849132
A.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B.科考成为官员入仕的主渠道
C.士族依然存在政治影响力
D.科举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科举报考者既有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在读生,也有从私学直接向州县官府报考的寒素子弟,"由官学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下表为唐代进士及第者中的生徒与乡贡的变化数据。它反映了唐代
A.中央教育权力逐渐下移B.州县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统计的唐代大士族子孙中拜相人数比例的数据。据此可知,唐代
时间门荫出身所占比例进士出身所占比例
唐朝前期77.6%12.1%
唐朝中期46.0%34.0%
唐朝后期16.5%82.6%
A.科举选官成为主流B.门荫出身升迁渐难
C.世家大族走向没落D.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4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对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出身的统计:

由表可知
A.科举制逐渐发展完善B.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打破桎梏
C.士族控制了国家政权D.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世家极大制约
2022-02-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唐代官员科举出身的大约占15%,而北宋这一比例大概为40%。范仲淹、欧阳修等不少名臣将相都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官僚制度比唐代完备B.阶层的流动相对频繁
C.科举考试始设进士科D.重文抑武的风气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史籍中关于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A.科举制只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B.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C.出身门第依然是选官重要标准D.科举制为选拔士族而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学者统计,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周王朝共有31人执政,其中世卿之族占了24人;鲁国共有25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22人;晋国共有72人执政,世卿之族占了6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世官制仍有较大影响力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
C.政局变动助推社会转型D.血缘政治已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2021-11-01更新 | 201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为两汉孝廉家世统计情况。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家世情况官贵富豪平民贫民
人数128112916
百分比69.6%6%15.7%8.7%

A.察举制走向鼎盛B.世家大族势力强大
C.中央垄断选官权D.官员考核流于形式
2021-10-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