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北宋《欧阳文忠公文集》记载:“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 公……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 厚于其间。”欧阳修的这段记载说明北宋
A.科举制度更强调公平B.更加重视家庭门第观念
C.租佃契约关系更普遍D.宋词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4 .        冲破了       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题中横线处应分别填入(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科举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2020-1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选官制度
A.西周B.秦汉C.魏晋D.隋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朝发展、完善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科举取士的名额大为增加,每科录取人数由唐朝的数十人增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这一措施的影响是
①减少地方割据的隐患
②降低官僚集团的素质
③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
④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材料中反映的制度始于
A.秦朝B.隋唐C.宋朝D.明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①打破门阀的特权垄断
②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③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