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是自上而下进行选官B.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2 . 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9-12-26更新 | 313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只要有学问或有艺能,没有门第身份的限制,朝廷选官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朝廷的这种做法
A.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B.阻碍了世家子弟入仕
C.展现了积极进取风貌D.奠定了汉代盛世局面
4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朝《励学篇》中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世卿世禄,父死子继B.由下而上,选拔孝廉
C.士族垄断,注重门第D.分科考试,选贤任能
2019-12-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政府选官制度的重大突破。对其创设起过重要作用帝王的有
①隋文帝   ② 隋炀帝   ③ 唐太宗 ④ 武则天   ⑤唐玄宗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该制度评述不正确的是
A.稳固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极大充实了科研人才力量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2019-11-15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世卿世禄制D.科举制
2019-11-06更新 | 692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州、郡察举之权在地方官,而州大中正则为中央官之兼职。故士庶求出身者,于察举制度下必须归于地方,而在中正制度下则须奔集中央。此制本因人才不在乡里而立。但既立此制,则有使人才永不反归乡里之势。”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较察举制是一个巨大进步
B.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C.使人才的选拔脱离了地方
D.使选官用人之权操之皇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得以废除
B.文化专制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关键词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察举制
推恩令
废丞相
九品中正制
行省制
军机处
科举制


从表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