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南宋理宋宝祐四年(1256年)中榜的601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名进士的出身身统计情况,其中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84人,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4177人,该数据可以说明(     
A.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B.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2 .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士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这主要反映了
A.儒学教育普及化程度B.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
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 . 隋唐政治制度的创新、完善和进步,是中国古代治理智慧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期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

——摘编自韩昇《“三省六部制”从制度上避免腐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科举制确立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选官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中“这套制度”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政治运作的主要特色。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代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2020-12-13更新 | 574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示意图。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阶层,扩大了官吏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时间事件
隋大业元年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
唐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及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
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
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反映了北宋三次兴学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当时三次兴学的共同意图是
时间推动者举措
第一次(庆历年间)范仲淹科举应试者须先受官学教育
第二次(熙宁年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并创立武学、律学、医学
第三次(崇宁年间)蔡京发展地方官学

A.完善科举,选拔人才B.发展官学,抑制私学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重整典籍,复兴儒学
9 . 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9-12-26更新 | 313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0 . “汉、魏以下,州郡县官得就地自辟僚佐,后魏、北齐多由吏部选授,隋确立制度,全国任何小官,任用权都操在吏部。”选官方式的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延续性
C.官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吏部已成为核心的决策部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