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这一政策
A.带有中央集权倾向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打破贵族政治特权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2020-09-24更新 | 564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时,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汉武帝的选官标准是
A.品德B.考试成绩C.官员的文化素质D.血缘关系
2020-08-27更新 | 68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南县衡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A.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B.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
C.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D.有助营造科技文化环境
2020-04-26更新 | 6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
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
明经8163.31814.02922.7128
制举8865.7107.43626.9134

据此可推知,唐代
A.推动了贵族政治的瓦解B.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6 . 据学者统计,从唐到清,大约开科709次,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状元有600人(另有599人、592人之说),其中有籍贯可考的,为448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


——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注:历代状元数量:唐朝141人、五代16人、宋朝118人、辽朝54人、金朝30人、元朝32人、明朝89人、清朝114人、大西国(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政权)1人、太平天国3人。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7 .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
2020-03-17更新 | 89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2020-01-17更新 | 1485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春季延迟开学期间历史精选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