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2020-01-20更新 | 1067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在批评某选官制度只重家世、轻视才德时说:“崔卢王谢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戴。”该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
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唐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8 . 唐代宗宝应年间,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曰:“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又投牒自举,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并得到一批朝廷重臣附和,这说明(   )
A.科举制促进了唐代诗歌繁荣兴盛B.科举取士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科举创立初期人才选拔功能有限D.新旧制度的更替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2020-01-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只要家庭里有一人做到两千石的官,他当一郡太守,便有权察举。他若连做了几郡的太守,他便是足迹满天下,各地方经过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这种情况应该发生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10 . 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9-12-26更新 | 313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