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初,御史台台官负责言事,谏官负责弹劾;中期以后,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这一变化表明宋代
A.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了皇权
C.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D.台官与谏官丧失监察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唐代之前,监察官监督普通案件的审理,纠正冤案错案。到了唐代,监察官可以参加三司推案(即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共同审案)。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监察领域的不断延伸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2019-09-05更新 | 23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条下注云:“旧,弹奏,皇帝视事日,御史奏之。自景龙(唐中宗年号)三年以来,皆先进状,听进止;许则奏之,不许则止。”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A.御史制度如同虚设
B.官员奏事弹劾渠道受阻
C.御史职能发生变化
D.御史滥权问题非常严重
5 .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
2019-09-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
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
D.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朝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或由中央吏部考核任命,皇帝直接命令圈点。唐高宗永徽年间(649—655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到了宋仁宗时,他规定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用和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期,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随着监察官吏权力的不断增大,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朝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理寺审理案件。明朝巡按御史可以直接查处违法失职官吏。

——据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整理

材料二 在(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王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摘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监察制度与古代中国的不同,并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