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与图示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产生B.刺史制度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确立D.宰相制度的废除
2024-01-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武帝时期,设刺史,刺史“秩六百石”,其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官员。《汉书》中有宣帝时期的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等的记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贾琮临危受命为交阶刺史,根据当地实情,招抚流民安居定业,免除徭役,诛杀大害,选用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B.刺史监察权逐步异化
C.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D.刺史的权力逐渐减弱
3 . 宋神宗改革御史台制度,设置吏、兵、户、刑、礼、工六个察案,六案各由一名御史负责,分头对在京官署进行文书核查,纠举其行政过程中的“稽迟违慢”等失误。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提高了官吏选拔标准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减少了中央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4 . 962年,宋太祖诏令“自今百官每五日内殿起居,以次转对,指陈时政得失。事关急切者,许不时上章,无以触讳为惧”。后又对科举取士之法略作改革,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科”。这些举措(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B.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C.遏制了朝廷官员腐败D.导致冗官冗费的发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散骑常侍,古之官名。秦、汉皆有散骑,为皇帝侍从,无常职。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 “待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职权的扩大B.政府决策机制逐步专业化
C.官员间党同伐异现象严重典D.唐政府重视决策的科学性
6 . 有学者在评述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监察体系时说:“设六科给事中,使其成为专门监察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与都察院不相统属,并可互相弹幼。这种台省分立之法,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及都察院的控制。”该学者评述的这一监察体系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明代,习仪与纠仪成为朝廷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习仪是指以习学、演练的方式使百官熟练正确的典礼,纠仪则以纠劾、处罚的方式保障典礼的敬谨、有序。可见,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A.固化了官员的政治认知B.突出了监察权力的异化
C.标志着文官制度的成熟D.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
8 . 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 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中枢权力结构中的监察功能主要由台谏系统承担,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则承担了对台谏系统的监控。宋仁宗时,“诏中书置台官言事簿,令以时检勾销注之,仍录与枢密院。”宋仁宗此举意在(     
A.分化事权以强化王权B.构建权力监督制衡机制
C.限制监察官员的权力D.提高监察治理体系效能
2023-03-29更新 | 51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A.位卑权重,以内制外B.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具言事权,制约皇权D.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