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唐代设“御史台”,中央形成三省、六部、一台的格局。这一变化说明(     
①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②监察机构地位下降③台谏职能实现合一④封建皇权逐步加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后期,御史台台司负责传递部分公文,行使行政勾检职能和监督职能,分掌尚书省部曹的部分具体政令权和事务权,但对国家主要常务没有裁决权。据此可知,当时(     
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B.御史台成为国家行政机构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御史台呈现政务官的倾向
3 . 钱穆认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谏官不监察政府,他只纠绳皇帝”。到宋代则实行“台谏合一”制度,“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A.加强了皇帝权力B.加强了宰相权力
C.削弱了监察制度D.造成了冗官现象
4 . 宋代监察官一般身兼监察职能和其他职能。如通判和知州可共同管理一州事务,既要负责行政职务又要负责监察官员,甚至监察权本身也可兼任,可由各监司互相代理职权。这一制度(     
A.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影响监察效能的发挥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2022-10-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盛唐时期规定,宰相进入内廷议事,必须有谏官随入,以便随时提出批评意见,谏官平时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也可以随时向皇帝“上封事”;肃宗时又明确规定,要求谏官必须10 天上一次封事,直论朝廷得失。这反映出唐朝(     
A.君臣权力相互制衡B.谏官确保决策正确
C.宰相地位受到威胁D.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存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统治而设立的监察机构是(     
A.御史大夫B.御史台C.刺史D.锦衣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御史台,中央有中台,地方有行台,中台除直辖殿中司和察院外,又统领各道肃政廉访司。组织之大,为唐宋所不及。元之监察机关,“以征赃为急务,以按劾为具文”。天子尊重台权,尊重御史,御史也多敢弹劾权贵。这说明元代御史台(     
A.机构设置随意性较突出B.根本上损害了权贵阶层利益
C.一定范围内冲击了皇权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专制统治
8 . 曹魏以汉《刺史六条》为基础,由豫州刺史贾逵创立《察吏六条》:察民疾苦冤失职者;察墨绶长吏以上居官政状;察盗贼为民之害及大奸滑者;案犯田律四时禁者;察民有孝悌廉洁行修正茂才异等者,察吏不簿入钱谷放散者。所察不得过此。据此可知,《察吏六条》的制定(     
A.以郡县长官为主要的监察对象B.使监察机构独立性得到增强
C.将察纠奸官与探访民情相结合D.重在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监察
名称:地方设____职能:监察①______长官②______长官③豪强地主
2022-09-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2中国古代史之秦汉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哲宗时期,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被拆迁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最后判决:一是“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二是蔡京“坐罚金二十斤”。这一判决(     
A.旨在惩治官员的贪污行为B.有效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C.体现宋朝严密的监察体系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