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御史监郡制度被废除。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重新划分监察州部,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同时,刺史不再只是秋分时到州部,而是在州部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起初,刺史受丞相司直(丞相属下)的节制,后改为御史中丞“督部刺史”。汉代这些举措(     
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B.削弱了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
C.巩固了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D.体现了中枢决策权力的制衡
2 .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是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有何影响?
2022-04-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九中学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监督和控制地方的豪强势力B.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
C.监督诸侯彻底解决王国问题D.监督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4 . 汉朝初年,封瓯越、国越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邯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当时统治者
A.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B.郡县制难以有效取代分封制
C.大体承接秦朝政治制度D.完全否定秦朝边疆管理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部分历史文献对“司隶校尉”职的记载,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
《汉书》“司隶校尉,周官”刘昭注曰:“周无司隶,岂即司寇乎”
《汉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滑
唐《通典》“司隶校尉”掌五隶之法,
《后汉书》建武元年,拜(宣秉)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明年,迁司隶校尉
《汉仪》“司隶校尉”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尊卑

A.司隶校尉一职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B.维护地方治安是司隶校尉的唯一职责
C.两汉时司隶校尉的职权地位有所提升
D.两汉时期司隶校尉位列三公地位崇高
2020-12-1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期,朝廷因俗而治,在边疆地区实行一种与内地郡县基本一致而又有所区别的行政 区划制度,建立“属国…道”等行政机构,确保疆域完整。由此可见,这一举措
A.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B.完善了郡国并行制度
C.标志着君主专制开始确立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7 . 曹参为汉相时,选择身边作为助手的官员,专门任用“木讷于文辞”的“忠厚长者”,而部下有言辞激切、刻意追求个人声名的,均予以斥退。这一做法
A.致力于强化相权B.顺应民心以否定秦法
C.提高了行政效率D.体现无为的时代特征
8 .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代指的措施是
A.设置丞相B.设立御史大夫C.推行郡国并行D.实行推恩令
2019-12-20更新 | 4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朝时期B.西汉初期C.北朝初期D.蒙元帝国
10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都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都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条件。
(3)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
(4)综合材料二、三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变革实践的效果,谈谈给你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