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2021-07-08更新 | 11615次组卷 | 10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朝初年,封瓯越、国越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邯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国,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当时统治者
A.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B.郡县制难以有效取代分封制
C.大体承接秦朝政治制度D.完全否定秦朝边疆管理措施
3 . 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白马之盟".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但随着法更.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白马之盟”遭到背弃。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B.专制皇权趋向成熟稳定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4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019-01-30更新 | 9038次组卷 | 14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无为”与“有为”
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问题: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
(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
2016-12-12更新 | 123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