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写道:“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推知,萧何此举旨在
A.促成儒家思想成为汉朝正统思想B.为汉朝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C.引导统治阶级重视文化典籍先河D.实现对地方政府有效控制
2021-03-29更新 | 286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初年有相当数量的侯国分布在王国境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国境内的侯国逐渐消失,到西汉末年最终形成“王国境内无侯国”的局面。对这一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A.侯国已成为与王国同级的地方行政组织
B.汉廷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的结果
C.侯国将无法分割王国之下的土地和人民
D.汉武帝的地方体制改革使侯国不复存在
3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实行郡国并行制
2021-03-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汉时期,涌现出一批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典型人物,其中有不少士人。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汉
A.士人的国家认同观念增强B.儒学独尊地位已确立
C.国家大一统局面正式形成D.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5 . “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以五岭为限。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材料中“异地同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也如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不过辟用掾属的权,则在长官手里,这叫做“辟署”。材料表明了
A.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权制衡,中央权力至上D.权力分割,中央地方配合
7 . 汉武帝制定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州内之郡县。此后,刺史职权范围日益扩大,逐渐享有本州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有了固定治所及正式官署。这一变化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B.监察制度逐步遭到破坏
C.地方治理模式发生变化D.机构设置存在重叠现象
8 . 下图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9 . 元鼎五年,武帝以宗庙祭祀时列侯所献.上酎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由,剥夺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采取酎金夺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专制皇权
C.表达对祖先的敬畏D.削弱诸侯实力
10 . 汉初立法规定,王国二千石官,均由朝廷代置;二千石以下官,始由王国自置。景帝以后又定制四百石以上官吏由朝廷任免。这从侧面说明了
A.王国实力增强B.中央集权加强
C.地方官制改变D.推恩令正实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