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唐初与边境诸族发生战事时,朝廷的通常做法是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各地的将士远征。战事结束后,士兵留驻要地,是为军镇戍士,行军大总管随即撤销。这一做法
A.扩大了唐朝管辖区域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有利于维护边境秩序
2020-12-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议连署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并指出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0-12-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④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2-02更新 | 1283次组卷 | 6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2020-11-12更新 | 809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白山一中高一上期12月考历史试卷
5 . 开元以来,边将久任,十余年不易。乃至朔方、陇右、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以数州为一镇,节度使即兼统此数州,而州刺史尽属之。节度使多兼按察、安抚、度支诸史,土地、人民、甲兵、财富皆有之。此为地方政制上一大变化。该变化最终引发了:
A.贞观之治B.安史之乱
C.武周之治D.“开元盛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
8 .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分割宰相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D.改革科举制度
9 .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A.重武轻文B.重农抑商C.奖励耕战D.重文轻武
10 .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是指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