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而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这反映出
A.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开始于北宋
B.幕兵主要是为提高战斗力应对边患
C.募兵缘于稳定统治却成为财政负担
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的根源
2022-05-08更新 | 4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2 . 中国古代国家对地方的治理不断进步。

材料一   


材料二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中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东北设立东北三将军辖区,管辖奉天、吉林、黑龙江
东南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
西北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进行管理;设伊利将军管理军政事务。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名称,并比较两者内容上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二中唐、宋、元时期中央治理地方的措施并分析影响。
2022-04-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初,曾令诸郡毁废城垣,各地被迫或自发毁弃城壁的现象较普遍,导致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这种不提倡内地州县筑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宋代。宋的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促使市坊制度的瓦解
C.造成地方秩序混乱D.践行了无为而治思想
2022-04-13更新 | 60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北宋的募兵政策
A.加重国家财政负担B.导致官僚队伍膨胀
C.提高军队的战斗力D.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5 . 下列几项地方机构中,从代表中央监督地方的监察机构,演变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有
①州   ②道   ③路   ④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从安史之乱到宋神宗改制之前,皇帝用使职差遣制架空部、寺、监、省之权,由观察、黜陟、转运、租庸、两税、盐铁、度支等差遣官插手庶务。这一做法
A.造成了庶务管理的混乱B.反映了赋税制度的变化
C.推动了保甲乡里的瓦解D.调动了地方官员积极性
2022-02-04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这一做法旨在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强化君权D.践行重文轻武政策
8 . 宋太祖说:“联选儒臣(文官)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油,也不及武臣(武将)一人为害之大。”与此相关的举描是
A.“强干弱枝,守内虚外”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派文臣做知州
9 .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地方管理。以下材料反映的地方管理措施,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②“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③“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
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2022-01-20更新 | 5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唐书》载,唐高宗下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玄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婚)。”其规定旨在
A.笼络地方贵族B.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
C.提升皇族地位D.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2022-05-08更新 | 51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