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窃议武则天而引其不悦,后被诬治罪。敕文到达,刘祎之拒受,曰:“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终被赐死于家。由此可知(     
A.唐代中书门下是当时中央最高决策机构B.武则天时期相权占据上风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D.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高宗以后,最高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墨敕”“内降”等方式,绕开正规的颁诏程序,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在三省制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奏天阙”。这些措施的实施(     
A.便于集体决策以减少失误B.使中央集权得到逐步加强
C.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3 .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2022-09-08更新 | 119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前期,汉高祖将一般政务完全交付丞相,由丞相全权处理。从汉武帝开始到汉宣帝,皇帝将一些侍从委以重任,让他们参与谋议国家政事。汉武帝此举(       
A.促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B.旨在调整中枢加强专制统治
C.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地提高D.缓和了中央各部门间的矛盾
2022-05-06更新 | 48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2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麻阳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0月)试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明帝永平末年,蔡伦开始在皇宫内廷做事;到和帝即位,蔡伦为中常侍并参加政令制定;安帝亲掌朝政后,指责蔡伦曾诬陷其祖母宋贵人,命其向廷尉认罪。蔡伦最终服药自杀,其受封侯国被取消。这反映出
A.东汉通过制度建设抑制宦官B.宦官参政导致东汉政治黑暗
C.皇帝利用宦官削弱丞相权力D.宦官权力起伏源于君主专制
2021-12-17更新 | 515次组卷 | 8卷引用:西南四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武则天时,设立“知匦使",“置匭(铜柜)四枚,东曰延恩,西曰申冤,南曰招谏,北曰通玄,以受理冤滞诉状。”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创立投匦制度,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和举报制度。武则天此举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
C.推动了人才选拔制度改革D.削弱了中枢机关权力
8 . 唐开元初年,中书舍人的职权由负责诏令起草,逐渐转移到以对于上行文书的押判为主。其原掌职权则多以他官权知(代理),并逐渐形成了“知制诰”的制度。这一变化
A.扩大中书舍人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的决策权
C.有利于官员相互制约D.为官员提升晋升机会
2021-1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地区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乙卷)
9 . 唐代时,谏官中的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分属于门下、中书两省。宋代则明文规定,“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曾所荐者,皆不与选”,仁宗时更是下诏日:“御史阙员,朕自择举他。”宋代的这些措施旨在
A.扩大谏官的职能B.强化专制皇权C.提高政府的效率D.保持谏院独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户部尚书度支郎中、员外郎在管理全国租赋、物产以及水陆收入时,“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这反映出,唐代
A.地方财政权集于皇帝手中B.朝廷注意削弱地方的实力
C.重视加强三省人员的合作D.宰相之间的制衡关系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