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贞观年间,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这一制度(     
A.有利于限制皇权B.确立了官修史书正统地位
C.削弱了三省职权D.强化了君主对舆论的控制
2023-0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载汉武帝时,“用人行政,领尚书者定于禁中,丞相奉行而已,权遂归尚书”“大臣有罪,则尚书劫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下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此举导致(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尊崇儒家经术
C.形成中外朝制度D.盐铁专卖制度
2023-01-1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中学、昆山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唐朝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毅然废去九品中正制度,行科举之制。隋代的常选有进士、明经和秀才。隋代开科考试选拔人才,尚未形成一种完备的制度。到了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科举除常举外还有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制举录取人数一次只一二人到五六人,因而在科举考试中不占重要地位。唐代积极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的途径。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三   唐承隋制,前期赋役上实行①。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国库空虚,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②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

——摘编自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政治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对科举制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所示的赋税制度的名称,并据此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
2022-11-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
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
2022-11-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令为主,有侍中,给事中、常待等,加上被皇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头衔的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议军国大事,掌握实权,成为决策集团。而以丞相为首的朝臣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这一变化体现当时(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枢权力的再分配
C.内朝外朝分工明确D.君权相权互相节制
6 . 下表是唐朝皇帝曾举行的一系列尊奉老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道教的官方正统地位B.神化皇室以提升皇权神威
C.削弱儒学主流思想的根基D.寻求长生不老的养生秘术
2022-11-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如表反映的是中国部分朝代集议参与人员的情况,以下选项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朝代参加的主要官员
六部尚书、督察院、阁臣
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大夫及博士
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六部官员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8 . 如表所示反映了西汉时期(     
武帝时尚书台的实权逐渐加重;设置大司马取代太尉,并附加兼职,如大司马(兼)大将军
昭帝、宣帝时大将军执掌军事,其职权也涉及政务,统领内朝
哀帝时大司马领衔三公之职
A.权臣乱政的根源所在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C.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动D.武将把持军政大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披露了汉文帝陵墓——霸陵考古发掘的相关信息:霸陵双重陵园格局,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形成向心式布局。霸陵的布局体现了汉初
A.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B.皇权为核心的尊卑观念
C.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众星拱月式的分封局面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吏部考试内容的利与弊

材料   唐朝科举考生在“省试及第”后,还须参加尚书省吏部的考试,及格后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身、言、书、判”。

“身取其体貌丰伟”,即要体格健壮,仪表堂堂;“言取其言词辩证”,即要语言流利,善言雄辩;“书取其楷法遒美”,即要书法端正工整,苍劲秀丽;“判取其文理优长”,即判决司法文书要引经据典,辞藻优美,谙练法律。

宋末元初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写道:“选人之试判则务为骈四俪六,引援必故事,而组织皆浮词……与礼部所试诗赋杂文无以异,殊不切于从政。”明代文献《大学衍义补》有这样的记载:“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斯斯,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

——据许凌云《中国儒学史·隋唐卷》


分析说明唐代吏部考试内容的利弊,对其弊端如何补正,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2022-05-08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