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A.扩大丞相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D.监察三公九卿
2023-02-27更新 | 18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贞观年间,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这一制度(     
A.有利于限制皇权B.确立了官修史书正统地位
C.削弱了三省职权D.强化了君主对舆论的控制
2023-0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窃议武则天而引其不悦,后被诬治罪。敕文到达,刘祎之拒受,曰:“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终被赐死于家。由此可知(     
A.唐代中书门下是当时中央最高决策机构B.武则天时期相权占据上风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D.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朔五年,汉武帝改列侯拜相制为士人拜相制,任命“曲学阿世”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这一变化表明
A.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机制B.儒家的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改变了权力分配的格局D.推恩令后列侯的势力衰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A.古代政治制度有注重行政程序的一面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初年,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之前中朝尚书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形成的双轨行政管理演变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外朝在形式上隶属于中朝B.皇权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中朝已成为国家政务中枢D.中朝构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7 . 西汉,丞相开府,独立行政,有一定自决权。汉武帝时,始用内廷尚书协助其处理丞相分内事务。东汉时,尚书权大,发展为尚书台:尚书令一人、仆射一人、尚书六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C.克服外戚和宦官专权D.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举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2021-12-29更新 | 1118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太宗曾对门下省长官说,国家“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据此可知当时
A.政治体制中蕴含着理性色彩B.君主专制干涉政府的运行
C.中枢机构以权谋私现象突出D.三省六部制存在严重弊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