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唐朝初年的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中三个序号对应的机构应该是(     
A.①中书省②门下省③尚书省B.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行中书省
C.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中书省D.①门下省②中书省③尚书省
2022-08-02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时,丞相也参与谋议。对重要政事,汉武帝依靠一些亲信如将军、侍中、诸吏、尚书等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并渐成习惯。这一变化
A.造成了皇权的旁落B.削弱了传统官僚体制的权力
C.引发地方势力坐大D.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秦朝在中央设置什么官职负责“检查百官”?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有何作用?
(3)“国家最高权力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与近代中国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从思想领域角度看,你认为导致材料三所说的民众“不太适应”“不是很清楚”的原因是什么?
4 .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由于缺乏门下省的署敕,这件事情无法执行。这体现了唐朝(     
A.穷兵黩武军事政策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D.门下省权力的膨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举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2021-12-29更新 | 111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据此可知,在唐代
A.诏敕经凤阁鸾台议审才合规B.相权膨胀威胁到武则天决策
C.皇权受到宰相的质疑和破坏D.三省六部制是为了限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材料显示
唐朝三省六部
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元朝中书省、枢密院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由皇帝的亲信或近臣构成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体现了君权日益强化趋势D.三省六部同时在明朝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唐太宗时期开始,中书、门下省往往联合办公,官署即称为“政事堂”。后来,唐朝皇帝常常在上朝之后,召见尚书、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讨论国政。这些情况表明
A.唐朝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B.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
C.君主的权力受到极大制约D.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中国)古书上,也未尝无相类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分封制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明朝内阁
2021-0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