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选官制度的变化(   
A.提升了官员素质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扩大了统治基础D.稳定了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时,广汉太守与司徒长史段辽叔在同一年被举荐为孝廉,互称为“同岁”。后广汉太守将段辽叔毫无节操的长子举荐为孝廉,没有受到丝毫阻力。据此可推知,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B.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威胁
C.察举制失去了最初功效D.宗法制得以发展与延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汉代天子举贤良方正的诏令,会将"直言极谏"四字系于"方正"之下,其中还有"以正朕之不逮”之言。因而应举者之对策能大胆直率,切中时弊者。由此可推知,汉代(     
A.重视士子议政素养B.重视士子个人声望
C.皇权受到制度约束D.儒家教化功能增强
2022-12-2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如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
汉代选拔官员的办法
皇帝不定期征召贤良方正之人,委以要职。
地方官定期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经中央考察后担任各级官员。
各地推荐优秀的平民子弟选入太学,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
A.政府相对公正地选拔人才B.选官以道德水平为重要标准
C.儒家思想成为官方主流思想D.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代,每逢国家遥有祥瑞或灾异,便特别下诏,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天子亲白策试,分别高下,授以官职;或有其他任使的,皆特别标明共日的,如需用外交人才,则诏举“能使异域绝国者”,需用军事人才,则诏举“通孙吴兵法晓军机者”。汉代这一做法
A.推动选贤任能制度的产生B.有利于提升官僚队伍素质
C.符合君权神授的儒家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2-05-10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家学是指儒学在家族内相传之学。家学“三世传业”在西汉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东汉却会引起人们的赞赏。对这一变化,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B.选官制度出现了异化
C.士族地主把持了政权D.中央集权受到了削弱
2022-05-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至中央后,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这说明汉代察举制
A.选才程序逐渐实现平等公正B.注重对官员实践能力的考察培养
C.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员D.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8 . 《史记》记载,汉武帝后官员选任多出自文学之士。又有史料显示,直到东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诸(尚书)郎多文俗吏,鲜有雅才”。还有史料记载汉代“儒吏兼用之”。这些记载说明
A.历史材料缺乏客观性B.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汉代未形成官修史书D.应在一定时空下认识历史
2022-02-19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汉书》载:“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遂(人名)义子赣(人名)为左冯翊(官名),坐选举免”,“严延年为河南尹,察狱吏廉,有臧不入身,坐选举不实贬秩”。这些举措旨在
A.简化选官程序B.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C.加强地方监察D.调整中央官僚制度
2022-02-15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10 . 两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培养士族官僚子弟的国子学,学风极坏,出现了“世胄之门,罕见强学”的局面,其余学校教育也多流于形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选官制度发生异变B.长期战乱政治动荡
C.佛教思想广泛传播D.学校教育管理松懈
2022-02-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