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史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
(2)材料一中“中国……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两个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制度?根据材料分析,该项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表),其中第三次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一一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A.儒学的复兴B.国家的统一C.科举制普及D.民族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D.废除了等级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影响?
2020-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 21卷引用:人教版新(2019)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检测题
6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20-11-04更新 | 356次组卷 | 5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
2009·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世卿世禄制D.科举制
2019-11-06更新 | 686次组卷 | 50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同步练习卷: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分科取士:“前代选用,省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端……是以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这评价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B.是对汉代察举制的否定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唐诗人刘禹锡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造成这一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血统不保
B.南北统一,武人当道
C.科举推行,名门败落
D.三省六部,权相难现
10 .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九品中正制依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真正执行
C.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D.唐代官员必须是科举出身
2019-08-2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