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有同学为研究宋代科举制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出身人数占当年全国总人口比例

时间科举出身人数占全国当年总人口比
公元1100356000.036%
公元1200645000.101%

——摘编自余保中《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

材料二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摘编自【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是时天下学者,杨(忆)、刘(筠)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愈)文者。

——摘编自【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宋代科举制度的价值。
(2)简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类别家庭背景人数比例
官宦士子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5042.4%
寒素士子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1714.4%
家世不详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5143.2%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
2022-04-26更新 | 988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选官制度。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上书称,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察举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尚书令左雄上书的目的。
(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与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事实的态度与方法。以下可以作为研究制度建设的积极意义的史料是
A.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一《后汉书》
B.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一白居易《秦中吟》
C.汉高祖曾言“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一《史记·陈丞相世家》
D.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广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一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科举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举子功名官职。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荟萃于京师庙堂而与家族门第相对分离,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可以佐证,隋唐以后
A.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
C.血缘贵族特权已被取缔D.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数百”
C.“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D.“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7 . 在宋代,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顾客叫客官,观众叫看官,几乎弄得无人不官。这种官本位(以官员身份为价值标准)社会文化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科举制的发展B.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C.官员数量众多D.社会身份趋于平等
2023-02-20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表明隋文帝时
A.恢复实施察举制
B.道德品行成为选才的唯一标准
C.科举制全面实施
D.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史选举志》中记载:“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这则史料说明
A.科举考试开始于明朝初年B.考生答题有较为灵活的发挥空间
C.四书五经为主要命题来源D.八股取士在古代以合理性为主
10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冶……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020-11-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长丰县双墩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