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代科举制部分记录表,据此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始自武德辛已岁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唐末)王定保《唐摭言》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终唐世为常选之最盛者,不过明经、进士两科而已。(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A.《唐摭言》中进士科开始设于唐初的观点具可信性
B.《新唐书》对唐代科举制科目设置的研究不够透彻
C.《十七史商榷》对唐科举制记录时间较晚可信度下降
D.唐代设有进士科、明经科等科别得到相关史料的印证
2022-02-16更新 | 3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西汉东汉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百姓负担日益沉重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D.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由下表可知,在唐代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①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②进士科更能选拔有处理政务能力的人才
③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④唐诗创作的繁荣与进士科考试密切关联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下表中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血缘等级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世袭长官推荐自由报考

A.世官制强调祖先贡献B.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C.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D.选官制阻碍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让留日人数锐减
B.推翻清政府是留学日本的内在动力
C.科举制度的废除推动留日人数激增
D.日本取代西方成为中国的学习对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