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A.察举制注重门第声望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9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这一结构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唐代
A.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继承
C.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
D.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二试三试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C.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8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这一结构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唐代
A.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
C.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継承
D.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治罪,同年六月亲自廷试落第的举人,录取的61人均为北方人。之后逐渐形成分南北按比例录取的制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强化了文化专制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
C.平衡了南北势力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