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代中后期,司礼监、内阁、六科对应的权力分别是代行批红权、票拟权、封驳权。批红之权属于皇帝本人,往往授权司礼监秉笔太监,但不由内阁票拟而中旨径出,六科是可以封驳的。这体现出(     
A.权力制衡关系的构建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宦官专权的局面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A.政治地位提升B.成为法定机构C.具有决策权力D.有效制约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特简”指由皇帝独断亲简,这反映了(     
方式特简其他14种方式总计
人数46人115人161人
占比28.6%71.4%100%

A.皇帝乾纲独断,大权独揽B.皇帝选拔阁臣时会参酌他方意见
C.实用型政治人才易被推荐D.阁臣品质与科举考试标准相一致
2023-01-14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往往以私人函件的方式授意地方督抚,要他们如此如此地呈奏皇帝,然后他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批准他自己的建议。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方督抚由内阁控制B.阁臣通过票拟行政
C.明中央决策机制异变D.君主专制明显削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
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
2022-05-18更新 | 1460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6 . 万历元年(1573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任神宗朝内阁首辅,与张居正同时在内阁的阁臣先后有五人,都是由张居正疏荐入阁的。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南归葬父,神宗命次辅吕调阳等“有大事勿得专决,仍驰骤之江陵听先生(张居正)处分”。这表明当时
A.内阁操纵选官大权B.内阁行政效率较低
C.内阁首辅权力极大D.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司礼监在刚开始设立时并无特殊之处,明中期之后,司礼监的职能从侍奉宫廷生活转变为参与政治。其机构中的秉笔、随堂太监负责“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凡内外之传宣,外之奏请属焉”。秉笔太监中最得宠者,还监管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这种现象
A.加剧了君主与丞相的矛盾B.说明君主专制必然导致宦官专权
C.源于君主强化权力的需要D.说明司礼监掌握了法定的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至仁宗时,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加重;明宣宗时,内阁有票拟权,有了属官和办公机构,有行使公文的职能。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皇权日趋衰弱B.内阁与丞相制一致
C.内阁取代六部D.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探明·他们的明朝》里面讨论严嵩为何能得到嘉靖的信任时,引用了这样的一段话:“帝以刚,嵩以柔;帝以骄,嵩以谨;帝以英察,嵩以朴诚;帝以独断,嵩以孤立。”作者由此感慨:“猜忌之主,只能用柔媚之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腐败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内阁成为议行合一的机构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1-12-01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明武宗在位期间肆意妄为,内阁大臣多次通过拒绝草拟诏令劝阻皇帝,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一定程度限制皇权
C.推动政治长期清明D.监察权力过分膨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