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1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图,往往以私人函件的方式授意地方督抚,要他们如此如此地呈奏皇帝,然后他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批准他自己的建议。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方督抚由内阁控制B.阁臣通过票拟行政
C.明中央决策机制异变D.君主专制明显削弱
3 . 在“祖制不可变,天意不可逆”的政治思想影响下,明朝有阁臣上疏:“天下大器,帝王大福,器久则必做,福盛则必衰。”因此“天变之时”,阁臣应用票拟、辞职、劝谏、拒不草拟诏书等办法以“抗衰”。明朝阁臣的这些主张(       
A.促使中央决策执行效能显著提升B.致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节君主政治D.表明内阁阁臣左右君主决策
2022-07-01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从人事上看,军机处与内阁联系紧密,军机大臣多由内阁大学士担任;从权力分配来看,总览军政大权的军机处更占有优势地位,但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事务的地位并未动摇。这反映了
A.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B.中枢机构的运作方式
C.内阁依然掌握票拟权D.军机大臣“俨然宰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英宗在位时,对司礼监的倚重逐渐压倒内阁,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英宗北伐失利后,明景帝以王振祸乱朝政为由,大力起用内阁重臣。这反映了当时
A.内阁与司礼监分权制衡B.文官巴结宦官以求升迁
C.国家处于内外交困局面D.皇权的随意性特征凸显
6 . 明初内阁本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仁、宣时,内阁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权,以致出现“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情况;英宗时,各部奏章皆内阁阅览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内阁首辅享有“封还执奏”之权,即可对天子政令提出异议,或拒绝拟诏,或予以驳回。明代内阁首辅共有41人,行使过“封还执奏”之权的首辅有16人,“封还执奏”被内阁首辅视为一种常态性的权力。这说明(     
A.专制权力渐趋衰弱B.君臣矛盾日益加剧
C.首辅凌驾六部之上D.君主意志受到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世宗时,杨继盛弹劾内阁首辅严嵩“好利”,“以承相自居”;明神宗时,御史刘台弹劾“能治国”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以相自处”。严、张遭到弹劾,主要是因为二者
A.掌握了超过制度赋予的权力B.贪污腐化致吏治败坏
C.权势过盛以致君主专制削弱D.身居高位却政绩平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朝万历皇帝怠政时期,正是因为有了内阁制这一有效的行政体制,才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得以以一种较为安定的模式继续运行下去,国家权力运行并未因此而停滞。据此可知,内阁
A.成为了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B.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权
C.有利于政治权力的平稳运行D.职权范围进一步具体化
21-22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朝时,皇帝遇到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随时询问内阁学士,以便决策。奏章批答,由皇帝口授,内阁学士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来,即所谓“传旨当笔”。据此可知,明内阁能
A.直接统领六部百司B.是听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
C.成为法定的行政中枢D.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