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A.政治地位提升B.成为法定机构C.具有决策权力D.有效制约皇权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明朝明成祖在位时,逐渐形成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是A
获得在濠镜澳(今澳门)长期租住权的西方殖民者是B
清朝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由皇帝直接监督,大臣依据皇帝旨意,负责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的机构是C
与沙俄签订的,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的条约是D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明至清中叶在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至清中叶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痛感事务丛聚繁杂,惟恐出现纰漏。“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诏天下举贤才”。旋又置殿阁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至“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由此可见,明代内阁(     
A.其设立具有历史必然B.弥补了废丞相带来的体制缺陷
C.使君主专制大为加强D.取代丞相府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代内阁议政权要受制于所谓的“批红”,即由皇帝本人或司礼太监依阁票字样用朱笔照批。票拟批答是否照准,最终“请旨定夺”或称“奉圣旨”。这反映当时(     
A.宰相权力弱化B.宦官参政限制阁权
C.君主大权独揽D.内阁地位明显提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他们不仅"综理政务,统率百僚",而且对皇帝也具有某种制衡的权力,因而皇帝有时也怕他们三分;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其初只备皇帝顾问,仁宣后虽说拥有主票拟的权力,但票拟所提出的意见能否实行,却最终取决于批红,况且其中还有很多是属于奉命票拟。因而阁臣的权力决非是法定的。实际上阁臣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也容易受到其它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同的皇帝,授予内阁权力的大小就不一样;即便是同一皇帝,阁权前后之变化有时也很大。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军机大臣主要是承受谕旨,然后回堂拟写。起先都由大臣亲自主稿,后来才改由章京草就,大臣改定,经皇帝认可后,按照谕旨的性质,或用“明发下谕”,或用“寄信上谕”,分别交送发出。在军机处的职责中,还包括奉旨交“议大政”,“谳大狱”,稽核兵马钱粮,拟定外藩、亲贵大臣赏赐事宜,考定典章制度等等。其中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人事谐询权,凡自大学士以下各部尚书、侍郎,以至总督、巡抚、将军、提督、总兵、学政、道府等官出缺递补,取代吏部,由军机大臣开具名单,呈送皇帝点定。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阁与丞相的区别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及其影响
7 . 明朝内阁权力不断扩大但大学土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内阁权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断升格。这些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C.满洲贵族垄断权力D.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第三次北征,“大军抵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帝问群臣当复进否,群臣唯唯,惟阁臣(杨)荣(金)幼孜从容言宜班师,帝许之"。由此可见,当时(     
A.内阁具有辅佐功能B.决策民主化程度高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D.政治统治相当昏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初,内阁仅是皇帝的顾问助手而已。明中期后,内渐尊,但始终“不得专制诺司”、即使是明后期,内阁权力与室相几乎完全相同、但也要受到宦官的牵制。这说明明朝内阁( )
A.统治效能的不断提高B.始终是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
C.使宦官权力逐渐扩大D.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2022-07-20更新 | 951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提出,理智的皇帝会清楚,“一人独断”不是指皇帝可以一人刚愎自用或胡作妄为,而应该是皇帝先“面召儒臣”“兼听博采”,再深思熟虑,择善而从,作出决断。于是,明朝设立了内阁。在该学者看来,明代内阁的设置(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意在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C.有利于决策的合理化D.充分发挥了行政机构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