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学者巩绍英曾这样描述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这样一层一层地像剥笋一样,无非是‘人主之狎近幸而憎尊望者逼己’……尽量把权力保持在皇帝自己手里”。关于这一制度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B.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C.内阁逐渐掌握了政府决策权D.唐中后期在一些战略要地设节度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初,内阁仅是皇帝的顾问助手而已。明中期后,内渐尊,但始终“不得专制诺司”、即使是明后期,内阁权力与室相几乎完全相同、但也要受到宦官的牵制。这说明明朝内阁( )
A.统治效能的不断提高B.始终是维护皇权专制的工具
C.使宦官权力逐渐扩大D.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2022-07-20更新 | 951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初、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一般由阁臣商议而行;弘治年间,阁臣中“居首者始秉笔”;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首辅的权力更大,形成了首辅专票的局面。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内阁成为正式行政机构B.皇帝权力逐步衰落
C.明朝政治统治危机四伏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终明一代,内阁是一种畸形的、变态的组织。一方面内阁无其名而有其实,客观上、事实上成为最高决策机关;另一方面,内阁长期处于临时性机构的状态,它不是一个法定机关,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内阁的这一特点是明代(  )
A.帝王疏于政事的结果B.官僚体制完善的产物
C.君权恶性发展的表现D.内侍阶层崛起的标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万历四年,巡按辽东御史刘台上疏称:“自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专政以来,每每自道,必曰‘吾相天下,何事不可作止?何人不可进退?’……夫其进退人也,威逼人也,宰相之实也。”据此可知
A.内阁首辅等同于宰相B.内阁掌控人事大权
C.内阁的权势有所扩大D.内阁成为行政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