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意味着罗马
A.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制度
B.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
D.平民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注重证据,公平正义
B.注重程序,灵活性强
C.注重形式,保护平民
D.注重执行,条文清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成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材料表明
A.亚里士多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
C.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D.罗马法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       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B.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D.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2017-10-19更新 | 51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2017-09-15更新 | 15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2017-08-06更新 | 37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8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
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斌人权
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
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
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这说明
A.自然法原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B.罗马法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C.习惯法长期影响古罗马的司法实践D.万民法在治国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说明
A.罗马法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B.罗马法体现了“君权神授”原则
C.罗马皇帝享有国家最高权力D.罗马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
A.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
C.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
2017-05-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