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塞罗说“品性优秀的人们避免犯罪,与其说是害怕可能面临的法律惩罚,不如说是由于人的本性赋予的一种恐惧公正谴责的廉耻感。国家管理者借助舆论增强这种廉耻感,借助法规和教育使它达到最高的程度,为的是使廉耻感能够不亚于恐惧心理阻止公民犯罪。”由此推知当时的罗马
A.品性优秀者不怕法律B.社会现实呼唤道德立法
C.推崇人人平等的理念D.重视国家管理者的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法已经涉及污水排放和开采矿山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规制,以及污染者付费的具体规定,还有一系列的民众令状制度和环保诉讼制度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这些法律制度
A.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B.表明罗马环境污染严重
C.体现了统治者的人文关怀D.源于自然法观念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下列一组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查士丁尼法典》(手抄本)

《罗马民法大全》(17世纪印刷)

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法典(拉斐尔所作壁画)
A.对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有重要价值B.史学家研究罗马法时必须要参阅的文献史料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罗马法发展和进一步传播D.体现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个人借了他人的一匹马,将马牵出了与他人约定的地方,或者牵到了比约定的更远的地方,被判处盗窃罪”。当时的法学家昆图斯·斯凯沃拉通过审查类似判决和其他判决,得出“任何人以保管的目的接受某物、却使用之,或者以使用的目的接受,却以与接受时所达成的不同目的而使用之,则犯有盗窃罪”这一表述。可见法学家
A.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B.使法律的实践性和适用性增强
C.对法律判决具有审查复核权D.对法律的解释具有主观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法理概要》所述,每一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与市民法相比,万民法
A.适用于古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B.生成了自然法的理念
C.限于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问题D.适用的地域更加广阔
2022-05-01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阶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版图的扩大和经济交往的增多,长期在外经商的男子无法亲自管理财产,在家的女子便有机会参与经济生活,一系列法律的出台确立了无夫权婚姻制度,妻子不受夫权的支配,其法律地位与未婚时相同,妻子对自己所得财产享有完全所有权。这表明罗马法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B.保障了妇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C.推崇商业契约精神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2022-04-17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经》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据《晋书·刑法志》载:“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法经》共分六篇:(一)盗(侵犯财产),(二)贼(伤人身体、犯上作乱),(三)网(审判),(四)捕(追捕),(五)杂(其他犯罪行为),(六)具(量刑规定)。法典视盗、贼独重,其称“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还规定“窥宫者膑(挖膝盖骨),拾遗者刖(砍脚),日为盗心焉。”《法经》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其精神延续于北魏,又为唐宋明清律之太祖也。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其内容如下:

项目主要内容备注
表一:传唤诉讼规定
表二:审理司法审理
表三:执行判决执行
表四:家长权身份
表五:继承与监护遗产和债务继承出现“借贷”、“买卖”等契约
表六:所有权所有权转移
表七:房屋和土地邻里关系
表八;私犯伤害、盗窃、诈骗等刑法制裁仅10条,余皆民事处罚;公然唱侮辱他人的歌,处死刑
表九:公犯犯罪
表十:宗教宗教仪式与习俗
表十一:婚姻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
表十二:补充祭品和债权占有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立法理念的相同之处,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主要原因。
2022-04-07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罗马帝国时期,根据裁判法的规定,法官如果明显偏祖、充满敌意或贪腐,将构成恶意欺诈,因此而作出违法裁判时需承担责任,当事人可对其要求损害赔偿。同时,因愤怒、故意无视敕令或法律而导致错判,也可能被追责。这一规定
A.利于保证罗马司法的公平正义B.协调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打破了法官对法律解释的垄断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法有多种来源,如图为其中一种来源所含的三种要素,它的出现
A.体现了罗马平民的政治诉求B.限制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横
C.反映了罗马国家的政体演变D.缓和了罗马扩张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契约形式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耐克逊”(nexum)交易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文书契约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诺成契约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A.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D.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