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授权人们为了清扫下水道而进入邻人的房子并拆开地……工人要把因修理下水道的需要而拆除的物恢复原状,为此,他要订立潜在损害的要式口约,承诺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但如果碰到蛮不讲理的邻人,这个令状即“禁止邻人使用暴力,不让下水道得到清扫和修理”。据此可知该罗马法令
A.保护私有之财产B.注重司法程序
C.偏重书面契约精神D.重视规范民事行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民间关系”或“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及邻里间的关系,而调整这种关系的规范人们多以“礼”称之。有学者从法的视角这样论述了“礼”:“礼”在中国固有法系的观点上,除去其为道德的规律及当代社会意识的结晶以外,就是最早的政事法和民事法。就“民事法”部分,礼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就内容而言,礼不仅有“定分止争”的作用,而且还肩负“导人向善”的使命。梁启超言:“‘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以为礼的作用可以养成人类自动自治的良习惯,实属改良社会的根本办法,他主张礼治的主要精神在此。”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对中国的法律作了这样的评价:“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材料二   罗马法在其最早的十二铜表法时代,就已经有了“公法”与“私法”即“民事法”的区分。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学家认为“公法关乎罗马国家秩序,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罗马史》指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从一开始,罗马法就打着鲜明的契约烙印,正是这种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某种隐性契约关系,而非国王对臣民的命令,才是公法私法区分的逻辑起点。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愿进行,它顺着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合作中扩展,这或许正是辉煌的罗马之秘诀所在。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一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民事法相比,古代罗马“私法”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3 . 《十二铜表法》中第八表第二条记载:如果故意伤害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该遭受同样的伤害。第十二条记载:如果于夜间行窃,(就地)被杀,则杀死(他)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法条内容共同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限制贵族特权B.保障平民利益
C.掺杂原始、落后习俗D.法律程序完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450年,罗马贵族和平民各推举5人组成十人委员会,赴希腊考察法制。在深入研究希腊法制的基础上,罗马终于制定出著名的《十二铜表法》,使罗马政治和社会生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到帝国时代的罗马的“和平时期”,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国内外贸易都极为发达,罗马人已经超越了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创造性的法律才干,在这一时期,罗马法学家工作卓越。在共和时期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需要,帝国又制定和颁布了适应罗马境内所有公民的法律。

——整理自《古罗马法律发展的思想历程》


材料蕴含了罗马法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 万民法继承了古希腊自然法的普世性思想,吸收了帝国境内区域海上贸易发展自发形成并被广为接受的习惯法,被征服地的居民对万民法经历了从“强行适用”到“主动遵守适用”的过程。这说明万民法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渊源于古代自然法和习惯法
C.由罗马统治者强行推广适用D.被征服地居民主动遵守适用
2021-03-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7 . 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集于一身。这反映出
A.雅典民主发展B.斯巴达的独裁
C.罗马走向帝制D.法兰克的分裂
8 . 某学者评价罗马法,他认为罗马代表秩序,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法
A.强调维护奴隶的利益B.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
C.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D.成为西方民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安东尼努斯颁行了著名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凡是居住在罗马帝国范围内的自由人全部享有罗马公民权。这一敕令
A.有利于罗马共和国的扩张B.适应民主制的发展需要
C.扩大了罗马帝国统治基础D.使罗马法形成完善体系
2020-11-16更新 | 203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法治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据此可知,罗马法
A.维系罗马的统治B.实现人人平等
C.维护奴隶的利益D.从未发生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