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诉讼过程中,继承了古代罗马不告不理的原则(最早出现在奴隶制时代的罗马)。当时采取控告式诉讼形式,即每个公民在得到最高裁判官的许可后,即可作为告诉人提起控诉,法院则根据其控诉,在指定的日期进行审理,如果告诉人不到,则撤销控诉。这表明罗马法的一些条款
A.成为近代资产阶级诉讼的普遍原则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C.推行“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做法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2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电视剧《大秦帝国》展现了秦国从西北边陲的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强大最终统一中国的故事。公元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加以完善并修订。《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程度。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民法大全》

材料三   1979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60年》


(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概括“秦律"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中,你认为哪些规定值得肯定?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罗马制定法律的相同出发点。
(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021-01-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就土地所有权做出解释时曾说:“无论何人在我们的土地上建起建筑物,虽然他是为自己建筑的,但是根据自然法,该建筑物是我们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A.尊重法律契约精神B.高度重视物权保护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体系已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原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
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B.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
C.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
2021-05-28更新 | 1798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9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为此他下令编写了《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作为法学教科书,并且规定其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东罗马帝国
A.皇权的封建专制统治到达顶峰B.法律开始沦为加强统治的工具
C.注重以法律形式维护专制统治D.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秩序
2021-01-06更新 | 668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法学家在古罗马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但是,他们通常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官僚保持距离;即使在帝国时期,也有法学家依然延续共和时期的传统而选择“不事政治”,拒绝担任执政官。这种现象
A.有利于实践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B.表明法学家们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C.反映了古罗马政治混乱社会动荡D.说明法学家控制古罗马的司法权
7 . 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及当地人口增多,在有限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毗邻,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
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D.呈现与时俱进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
A.罗马重视规范人们社会行为B.罗马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罗马帝国重视调整公民关系D.古代罗马严禁破坏农业生产
2020-11-10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这说明当时罗马
A.法律强调保护富人的利益B.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C.合理地保护公民私有财产D.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教条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开创了我国古代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公元前449年罗马人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成文法的制定反映了
A.人们对法律的确定性的要求B.人们用法律维护自己利益的愿望
C.贵族和平民斗争后的妥协性D.贵族和平民维护社会秩序的理想
2021-08-24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