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史家认为:“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笔遗产”的是(     
A.元首制B.罗马法C.万神殿D.大竞技场
2 . 公元前5世纪之前,由于使用习惯法,罗马的司法权被贵族操纵,任其解释,引起平民不满。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元老院被迫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意味着此时的罗马法(     
A.赋予平民法律解释权B.解决平民与贵族矛盾
C.部分维护了平民利益D.剥夺了贵族司法特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针对市民法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罗马人于公元前367年设立了最高内事裁判官,授予其颁布告示的权利,允许其在-定范围内自由裁量,如所有权转移中无需强制遵守“曼兮帕蓄”(一种契约形式)和“拟诉弃权”(模拟诉讼)等程式,可直接由裁判官裁量。这一规定(     
A.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B.凸显了司法实践务实灵活的特征
C.维护了审判量刑的合法化D.推动了罗马法趋向公正和人性化
2022-08-05更新 | 495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贵族法官利用这项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推动了罗马民主政体的建立
B.实现了公民的平等
C.得益于平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D.取消了贵族的特权
2022-07-2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先秦经秦汉到曹魏,随着令的编集和完善,律由原可不断增减的开放性体系,变成大致固定和封闭的体系。《魏律》是秦汉法典体系演变成果的集中体现。《法经》是一部法学著作,而不是一部法典;盗、贼、囚、捕、杂、具,是法学意义上的分类。所谓“汉律九章”,是在《法经》分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类,同时也泛指汉律篇章之多。从文本上看,律、令都有一个由原始的诏书到改写成精密的法律条文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法律效力,秦汉时期的律、令似乎并无不同。

——摘编自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废共和而行帝制。皇帝敕令开始显示力量,并逐渐成为罗马法的渊源之一。在帝政前期,皇帝敕令并不经常被使用,而是借由元老院之手颁布法律。以公元235年塞维鲁斯遇刺为起点,罗马帝国开始分崩离析。政治动荡使皇权愈发集中,皇帝操纵了立法权。皇帝敕令几乎成了唯一的法律渊源,甚至被直接称为“法”。在查士丁尼的支持下,东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汇成《罗马民法大全》)。在《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教科书)一书中,保留了大量的皇帝敕令。

——摘编自沈超《从皇帝敕令的演进过程看罗马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制定一部民法典的条件已经具备。基于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经由学者的呼吁以及最高决策层的决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法治任务与目标,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由此拉开帷幕。“我国民法学界以后讨论的问题也不再是“中国为什么需要民法典”,而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法典”。”

——摘编自李星、王利民《中国民法典的定位与编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演进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其次也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据此可知,当时(  )
A.公民法正在调整B.统治为公民不满
C.万民法不合时宜D.公民法果决严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之间应留两尺半的空地。但公元前390年,罗马遭遇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重建时由于人口日增,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连而建,以墙分界,国家并未依法对此进行处罚,该条款也随之废弃。这说明(       
A.市民法向万民法转变B.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C.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D.罗马法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8 .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一规定
A.体现出审判程序缺乏公平B.旨在维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C.说明债权人垄断法律解释D.反映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2022-04-20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法规定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丧廉耻”是一种永久的有关政治权利的资格丧失。“丧廉耻”制度
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
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22-04-19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罗马的裁判官由民选产生,主要从事私人诉讼案件的裁判,并通过颁布告示来对公民法进行“辅助、补充或矫正”。129年,法学家尤利安受皇帝委托,将历来的裁判官告示汇纂为《永久成规》,以取代十二表法作为民法的标准。《永久成规》的产生
A.是民主法治发展的重要成果B.回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C.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