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共和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2021-01-14更新 | 596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表明
A.罗马法能够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依据
2020-12-15更新 | 326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届山东青岛市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雅典法律规定公民不得因为私事耽误自己应承担的公共事务;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处死刑。”这些规定
A.维护了本国的民主政治B.限制了个人的合法权益
C.维护了贵族阶级的专权D.体现了国家至上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2—16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这一热潮的出现
A.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B.缘于罗马法承载着时代需求和价值
C.反映了对古罗马文明的继承和创新D.说明罗马法的法律条文具有普遍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西方“汉书”——《罗马史》中,作者阿庇安(约95—约165)经常在标题中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遭到可耻的失败”等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句,表达对违背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这表明当时
A.社会矛盾异常尖锐B.史书撰写不够严谨
C.法制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制度遭到破坏
6 . 《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据此可知
A.罗马法过于偏重私法的内容B.近代欧洲各国的立法具有统一性
C.近代欧洲法律体系过于保守D.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透过法学家与哲学家的考察与研究”形成,“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但却”没有法律条文”。以上评价针对的是古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8 . 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据此可知该法
A.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否定了市民法的固有规范D.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早期罗马法认为妇女对眼前可能出现的后果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后果往往无法预知,因而规定妇女可以与他人缔结钱款方面的债务契约,但不能与他人缔结不动产方面(无法预知后果)的契约。这一规定
A.保障了法律的公平公正B.体现了男权对妇女的约束
C.保护了妇女的经济权益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马克思看来、(罗马)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一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含蓄的反映“事实”。这表明他认为
A.罗马法是凌驾社会具体存在形态下的产物
B.罗马法在特定社会阶段,可维系社会稳定
C.罗马法具有时代性,并体现一定阶级属性
D.罗马法可随时代发展完善,实现其约束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