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克里斯提尼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雅典人推行的一次改革及主要内容。这次改革
改革主要内容
选区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郜落,按断部落体制进行选举。
常设机构以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断的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
军事设立十将军委员会,由每部落各选一名组成。
A.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B.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C.使公民参政权得到扩大D.将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
A.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B.梭伦执政时期
C.伯里克利执政时期D.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雅典历史上多次出现过陶片放逐案例,如公元前487年,被驱逐者是前僭主庇西特拉图的亲戚希帕库斯;又如公元前417年,群众领袖海柏波拉斯遭到政治对手联手对付被流放。这一现象说明
A.民主政治达到历史顶峰B.雅典直接民主政治有弊端
C.僭主政治危及雅典存亡D.群众领袖推动民主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打击了贵族政治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D.建立了官僚政治
2020-02-02更新 | 77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公元前508年,雅典公民大会召开,大会投票表决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公民庇特拉的名字被刻在陶片上,他的得票超过了半数。这样,他将面临
A.当选执政官
B.流放国外
C.进入十将军委员会
D.成为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实行五百人会议
D.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2019-08-10更新 | 60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此做法
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
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
D.有利于瓦解贵族政治的基础
9 . 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B.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C.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